普洱茶是拼配好还是纯料好?
最近一段时间,这个问题被新入门的茶友反复提及,直到目前为止,仍然有茶友固执地认为,拼配茶就是把品质不好的原料凑在一起,以次充好。
看来陆离有必要好好讲讲,什么是普洱茶的纯料和拼配。
纯料茶比拼配茶好?
想知道拼配茶和纯料茶哪个好,我们需要先明确这两者的定义和概念。从狭义上讲,极致的纯料普洱茶专指在相同的时间下,从一棵树上摘下的同一等级的鲜叶,也即单株概念。但如果严格执行这个标准的话,就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一边是产量低到令人发指的纯料普洱;一边是市面上玲珑满目的古树纯料茶。原因就在于,这些在售的纯料茶定义其实很宽泛,产自同一茶园、同一山头,乃至同一村寨,都可以称为纯料茶,但即使产地相同,也还是存在光照程度、阴坡阳坡等差异。
当然,更高阶的玩家已经把纯料茶概念,细分成了多个层次。从山头级易武正山和布朗正山,到名寨级老班章和老曼峨,再到茶地级的凤凰窝和茶王地,更别说单株,高杆,国有林(秘境、大森林)等概念。一方面,产地范围越分越细,体现了这群玩家对普洱茶的热爱,对一山一味的极致追求,但在另一方面,也说明“纯料”一词,已失去其原有含义,成为一个相对概念。因为集中采摘,集中生产的原因,纯料普洱茶的条索色泽规整,多为一口料压制,陈放规律也比较好掌握,转化中不容易生出杂味。但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,相比拼配茶,纯料普洱口感相对单调,香气层次感比较弱,最重要的是,由于产量极其稀少,真正的纯料普洱茶往往价格高昂,并不是大众市场的主流。
为什么要把各种原料拼在一起?
拼配茶的定义比较广泛,不同产地、不同品质、不同等级的原料,只要能根据每种茶的特性,合理地表现出普洱茶的色、香、味,就都可以称作是好的拼配茶,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,拼配茶目前形成了几种成熟的拼配方式:有通常将春茶和秋茶拼一块的季节类拼配;有将台地茶和古树拼一块的茶种类拼配。有不同茶区、山头、村寨的地域性拼配。可以降低成本,增加美感的级数拼配;将新茶+3年陈茶拼一起,起到稳定品质、丰富口感作用的年份拼配;普洱熟茶还有轻发酵、适度发酵、重发酵间的发酵度拼配;最后还有比较少见的山头拼配,比如主要是为了增加山野气韵。
作为市场主流,经典拼配茶香气层次感丰富,口感融合贯通。而且因为拼配茶的原料等级,茶厂标准各不相同,具有完全不同于单一茶青的特点,这种品茶时的新鲜感,和静待其转化的安心感,是很多老茶客欲罢不能。拼配茶的优点有很多,但拼配普洱茶的技术难度比较大,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慎,就可能会产生杂味,而且冲泡后容易出现茶汤单薄的现象。
好好的普洱茶,就不能全部做成纯料吗?答案是不能。如果普洱茶青不进行拼配的话,就会出现一个极端:极少数的名寨纯料普洱口感极佳,但剩下的绝大数纯料(不知名山头,台地茶园),会差到难以入口。扬长避短,融合贯通,最终达成均衡,协调的口感,这就是拼配的意义。相比于市场范围狭小的纯料茶,拼配茶才更符合大众的需求,更能代表普洱茶的未来。
拼配技术难在哪里?
拼配技术在业界已经广泛普及,但想做出一款好的拼配茶,是有一定难度的,真正好的拼配茶配方,更是难上加难。基准茶、调剂茶、拼带茶这三种,是拼配茶的三大分类,想要活用这三者的特性,达成最佳拼配效果,很考验拼配师的眼力和经验。首先,为了让茶叶在转化时能色、香、味、韵四面兼具,拼配师不仅需要将各类茶的优缺点烂熟于心。而且还需要对每个茶区、每座山头、每片村寨在不同季节、年份的生产情况有一个清晰地认知。其次,拼配师需要在明确各种茶的优缺点的基础上,敲定基准茶、调剂茶、拼带茶的配比,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三者的比例大小,是普洱最终能呈现出什么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。不知道各位茶友,能否从上面这段文字中,感受的拼配的技术难度?实际的拼配过程,其实还要比上面的文字难上千万倍,需要不断尝试,大胆试错,设立对比组,才能最终确定好一款茶的“拼配配方”。因此,每一个拼配配方都浇灌了拼配师的心血,比如勐海茶厂的7542、下关茶厂的7663(销法沱)、昆明茶厂的7581,都是人尽皆知,流芳百世的经典品类。
在几十年的普洱拼配历史中,出现的这些经典组合,是各大茶厂的核心科技,但不管是哪一个品牌,拼配技术都是在不断更新和进步。如果我们的眼光能放得更长远一些,也许就会发现,仅仅是不同原料的自由组合,或许还是不够的,随着科技进步,未来的拼配技术,也许会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。因此,我们也应该放下拼配纯料孰好孰坏的无谓争议,而是研究哪款茶的拼配技术好、适合我们的口感,哪些茶的品质有提升空间。从这个意义上看,纯料象征追求“完美”,精益求精的一种精神,拼配则代表取长补短,不断完善自我的一种追求。适口为珍。拼配纯料没有孰好孰坏,找到自己喜欢的茶,买得开心,喝得舒心才重要。